这篇文章并不属于我,只是想和大家分享一下而已。
凌晨四五點,天未亮,30多名老人家已經坐上巴士趕路。他們的心情很緊張,也很興奮,有點像小學生集體出遊,但他們不是去旅行,而是“上京考試”。
對這些來自漁村的阿公阿嬤來說,這是很重要的一天。因為他們要去布城面試,為爭取公民權作最後一刻的努力。在這之前,他們已經努力很久了,包括每週補習馬來文、學唱國歌、學國語會話,以便向官員證明:他們是馬來西亞人。
他們歡歡喜喜來到布城國民登記局,但卻出現了狀況!
穿著一對人字塑膠拖鞋和及膝短褲的阿公,被拒面試。阿公一年到頭都沒出過幾次門,家裡哪有像樣的西裝長褲?於是跟別人借,輪流穿著去面試。
一個阿嬤的短袖上衣也不合格,只好到樓下去買馬來裝。這可是她生平第一次穿馬來裝咧。
然後看到有人手上拿著一張紙,紙上寫的字體全看得清,意思卻全看不懂!原來是馬來西亞國歌的“華文音譯版”。這是特地為不會國語的老人家逐字翻譯過來的歌詞,待會要唱給官員聽的。
老人家上京考試鬧出了許多笑話,單看音譯版的國歌歌詞就讓人捧腹大笑,但卻笑中帶淚,背後辛酸幾許。
他們在過去半個世紀來,因為沒有公民權,沒有身份證,受了多少的委曲,喪失了多少的基本權利,有誰知道?
長年居住在漁村或農莊的他們,大多沒有受過教育,他們大半生在鄉下勞動耕耘,與世無爭,不要怪他們不會說國語,他們當中有人連華語都不會而只會講方言,他們的世界並不大,他們從來沒有機會出國甚至很少走出漁村。
他們只希望在有生之年成為堂堂正正的馬來西亞公民。
他們不偷不搶不做壞事,或許說不出國家原則但卻安份的扮演了一個好公民的角色,可是多年來卻爭取不到一個馬來西亞公民的身份。
公民權和身份證不能隨便發,最大的考量是國家安全。但法理之外是人情,既然內政部有心解決這些存在已久的問題,相信官員也不會刻意為難純樸的人們。
只是,過了面試這一關,他們還要等多久才能如願以償,得到一個公民身份呢?內政部要從人性角度去考量,勿讓這些阿公阿嬤等到花兒也謝了。
星洲日報/情在人間‧作者:侯雅倫‧《星洲日報》副新聞主任‧2010.01.22
2010年1月22日星期五
侯雅倫‧笑話背後的辛酸
2010年1月21日星期四
口头禅
最近,身边的朋友都说我多了一句,或者换了一句口头禅。
本来是:去死啦!
后来换成:哎,人生就是如此... ...(叹气)
这一句话 “人生就是如此” 在很多地方(MSN,Blog... ...)都会看到我写这一句话。
还是多加一句好...
“人生就是如此,命运是注定的,我们改变不了它。”
2010年1月20日星期三
订阅:
博文 (Atom)